党的建设 > 党建之声
榜样力量(第二期)丨我身边的 “公路守护者”——王树军
发布时间:2025-04-12 文章来源: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小编寄语:徐徐展开内蒙古交通集团七十余载栉风沐雨长卷,每一步历史的进程都镌刻着一代又一代交通人不怕山河艰险、无畏岁月考验,俯身成路、躬背为桥,以开拓进取、勇争一流的奋进精神,把忠诚担当融入血脉、植入信念。他们,有人将青春碾入沥青,在零下三十度的风雪中守护道路畅通;有人把匠心注入图纸,于戈壁深处架起贯通未来的彩虹;有人以脚步丈量荒原,用光阴在无人区种下文明的坐标,他们用行动证明,每一寸平坦的路面都生长着信仰,每一盏明亮的路灯都照亮着初心。
 
以敬业奉献铸就“凡者不凡”。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榜样力量”专栏用“小故事”传递“大能量”,用“身边事”阐释“大道理”,讲述劳模工匠、技术人才、先进人物的奋斗经历和劳模精神,让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高尚情怀薪火相传。

我身边的 “公路守护者”——王树军

   我叫薛蛟,是内蒙古交通集团蒙通养护有限责任公司锡林郭勒分公司宝昌养护作业中心的一名养护员。在我们日常养护工作的忙碌身影中,有一个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我的同事王树军。多年来,他怀揣着对养护事业的赤诚热爱,肩扛着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的神圣使命,在养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留下了他执着探索、勤勉奋进、敬业奉献的深深足迹。他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一名普通养护员的不凡价值与高尚追求。

   王树军刚加入养护队伍时,就秉持着 “干一行、爱一行” 的质朴信念,一心扑在业务钻研上。养护工作看似平凡,实则有着深厚的门道,每一个步骤、每一项操作都关乎道路的安全与顺畅。为了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他不辞辛劳,白天跟着老师傅们在一线实操学习,晚上就着昏黄的灯光研读养护技术资料,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就脱颖而出,成为了大家公认的业务骨干。

   因出色的工作表现,这些年,他屡屡斩获佳绩,“隔离栅维修” 项目优胜奖、“优秀员工”、“养护尖兵” 等荣誉称号。可即便荣誉加身,他依旧谦逊如初,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咱穿上这身橘色工服,就得扛得起这份责任,不怕吃苦受累,得把道路安全畅通的事儿放在首位。得时刻记得自己为啥干这行,尽心尽力,敢担当、有作为,把自己的劲儿都使在公路养护上。”

   常年扎根在道路一线养护现场,王树军对工作中的痛点难点有着最敏锐的感知。传统的人工维修更换护栏板,效率极其低下,养护人员得耗费大量体力,还长时间暴露在车流穿梭的危险环境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看着同事们辛苦作业,王树军心急如焚,决心要攻克这个难题。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启发下,他一头扎进了自主创新的 “战场”。无数个日夜,他反复琢磨护栏板的结构、研究机械原理,绘图、试验、推翻、重来…… 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他自主研发出了护栏板升降器。这个小小的发明,彻底改变了护栏板维修更换的作业模式。使用时,它能迅速且精准地完成护栏板的拆装与维修更换,避开了以往人工拆除、重装的繁琐流程,大幅缩减了时间与人力成本,将道路设施维护工作的精细化程度和效率提升到了新高度。经实际测试,采用护栏板升降器后,每次作业能节省 1 - 2 个人力,工作效率更是提升 20% 左右,实实在在为单位降低了成本支出。

   王树军的创新之举,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身边的同事们深受触动,纷纷以他为榜样,燃起创新热情,作业中心就此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平凡岗位的无限可能,他就是我们身边熠熠生辉的榜样,用坚守与智慧,守护着每一寸公路,照亮我们前行的养护之路。

   作者:何雯婷 薛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内蒙古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蒙ICP备2023003413号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拉尔东街9号内蒙古交通集团

回到顶部